关于清明散文

发布时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到清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杜牧的这首诗。

  只是,在很早的时候,清明就是一个节气而已,并没有这种悲伤的意味。那么,清明的悲伤从何而来呢?

  清明【散文】

  清 明

  一

  巍峨挺拔的青山静默于蓝天白云之下,宛若沉默寡言的时间老人,静静地注视着日渐明亮的山水,沉默得压抑心慌,让人喘不过气来。四月的春风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化为河边轻轻飘飞的柳絮,漫山遍野洁白无瑕的杜鹃,渠里的潺潺流淌的清泉。晶莹剔透的雨滴淅淅沥沥随风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温柔地洒在绿意盎然的大地上,渲染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悠远意境。街边的香钱纸火摊勾起人们念想亲人的欲望,思念之情日渐浓烈,宛如一杯醇香的美酒,散发出浓烈的醇香,醉得一个个泪眼婆娑,让人情不自禁,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肃穆的坟山上,墓碑周围,苍松翠柏在春风里恣意地招摇,给人嚣张癫狂的印象,他们手持鲜花,脚踏青坪,口中呼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寄托人们对亲人的哀思,平复世人思亲、想亲、念亲之心绪。

  二

  清明前后,思念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到亲人的墓园,以自家独有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墓碑前多姿多彩的酒水,色彩鲜艳的三鲜果品,青幽幽的香烛,泪眼涟涟的祭祀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或念想夫妻成双成对,举案齐眉,恩爱有加,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浓情蜜意。或念想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教育后人立志成人,作祖国之栋梁,为乡间之楷模,当有用之才之点滴。或念想母爱似甘泉,滋润儿女饥渴的心田,熨平子女被艰难生活揉皱的心情……

  叩首、祷告、燃烧香钱纸火,都统统汇成一句亘古不变的话语,祝福逝者丰衣足食,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三

  我静静地伫立在母亲的墓碑前,翠绿的青香与淡蓝的火舌亲密吻过之后,丝丝缕缕乳白色的烟雾随风扶摇直上,宛如当今互联网之光纤,又似移动通信之信号,穿过洁白的云彩,划过蔚蓝的天幕,直达天堂,将我思念母亲之情准确地传达到母亲所在的世界。

  我将思念的情感转化为特殊的密码,以袅袅烟雾为载体,滔滔不绝地与母亲兴奋地交流起来。斑白的两鬓,额头纵横交错的皱纹,粗糙的手掌,都让母亲忧心如焚,揪心不已。说起额头的层层梯田,我说,这些就是步入幸福生活的阶梯,让母亲稍稍释怀,转悲为喜。父亲的生活起居,勾起母亲泪如溪流,哽咽难平,很长时间泣不成声。兄弟姐妹安居乐业,兄弟妯娌团结和睦,是母亲在天国送来的祝福。一家人的平安、健康、幸福是母亲永远的牵挂……

  日月如梭,时间似流水。

  我正眉飞色舞地与母亲长谈,但母亲的声音却越来越小,越来越微弱,容颜也变得模糊不清。我急得满头大汗,心如刀绞,却奈何不了眼前的一切。蓦然回首,墓碑前的青香已变成瘦小而光秃秃的细竹棍,早没了缥缈的烟雾……但闻苍松翠柏在春风里沙沙作响,唯闻三鲜果品散发浓浓香味,飘向遥远的天国,让母亲及祖先都能品尝。

  我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列祖列宗朝夕相伴,母亲在他们的世界也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一定会的。

  【散文】关于清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到清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杜牧的这首诗。

  只是,在很早的时候,清明就是一个节气而已,并没有这种悲伤的意味。那么,清明的悲伤从何而来呢?

  首先,得来聊聊寒食节。寒食节,是我国古代较早的节日,日期与清明节气相近。传说,它是晋文公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为了纪念他,寒食之际,百姓要禁火冷食。

  而实际上,禁火冷食主要反映的是古人改火的习俗。因为钻木取火得来的火种来之不易,因此,每年换取新火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阳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的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这天,家家户户不得举火做饭,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权臣家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寒食节是抚今追昔,酌水知源的日子。

  因为寒食的后一天就是清明节气,所以,渐渐地,寒食扫墓的习俗也逐渐融入了清明节。

  就这样,禁火冷食和扫墓便成了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二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千百年来,它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

  清明之时,春回大地,天清地明,花香草绿,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也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更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所以,清明节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系列民俗。相传,因为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食伤身,所以大家就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热身。

  踏青,在我国民间一直保持着清明踏青寻春的习惯。

  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人勇敢精神,至今为广大儿童所喜爱。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这是古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则是人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如今,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又重新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

  放风筝,人们放任清风把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飞洒,是树木成活率最高,成长最快的时候。

  此外,清明还有插柳和戴柳的风俗。

  关于此风俗有三种传说。一是说为了祭奠“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后来引申出了祈求长寿的意思;

  二是传说与介子推有关,后人以柳为纪念;

  三是,清明节也称鬼节。相传,清明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老百姓笃信佛教,认为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于是,便认为插柳戴柳可以驱鬼辟邪。

  也因此民间就有了“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

  在我们这里,清明还有打牌和戴花的风俗。小的时候,我常听院子里的邹二奶奶念叨:清明不打牌,死了不得人抬;清明不戴花,死了不得人拉。当然,这些带有迷信的色彩,是没什么依据的。

  同时,清明节在民间还有许多的禁忌。如忌洗衣,忌晾晒,忌行夜路。总之,都是提醒人们不要刺激和招惹出没的鬼魂。

  三

  众所周知,吃冷食和祭祖是清明节的两大习俗。那么,清明流行吃什么冷食呢?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一带,流行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成的团子。团子的馅心一般包的是糖豆沙和芝麻糁。青团是隔水蒸熟的,上面还抹了一层油。

  记得儿时,曾吃过爷爷奶奶从上海邮寄过来的青团,那香甜的滋味,至今再也难觅了。

  父亲在世时,还告诉我,上海有些人家在清明时还吃桃花粥。桃花粥,该是多么地芳香扑鼻呵,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呵。

  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清明食物就是,蒿饼。

  据说,我国的许多农村有蒸制蒿饼的习俗。其制方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

  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所以,它是许多地方清明祭祖和馈赠亲友的食品。

  说实话,现在,清明吃冷食的习俗已经慢慢淡化了。在我们这里,清明节习惯吃的是,韭菜炒螺蛳。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清明时节,吃螺蛳,不仅鲜美,而且明目。

  同时,也流行吃马兰头,枸杞头等时鲜蔬菜。此外,听老人们讲,过去我们淮扬地区还有清明吃茶叶蛋的习俗。

  总之,清明节要吃带“青”的食物。因为“青”字,暗含“清明”之“青”噢。

  四

  最后,再来说说清明的重头戏——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扫墓,生者以隆重的形式祭祀死者,死者因生者的惦念而永生。

  于是,扫墓是传承,是感恩,也是敬畏。

  张恨水先生在《清明二题》中写到,清明祭坟的诗可谓数不胜数,却有一首据说是一个农村汉子跪在坟前的呼唤,堪称民间绝唱:“今日是清明,你的儿子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不答应?”这样饱含真情的“悲啼”,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在周作人笔下,清明扫墓就轻松了许多,他说: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扫墓时才可以出门游玩,也算是“片刻的优游”吧。

  他在《山头的花木》中写道:在旧时代里,上坟时绝顶高兴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妇女儿童欢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坟,无形中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扫墓》一文中,他则论述了国人对扫墓这种传统的认同感,认为借助扫墓的仪式,可以表达对先辈的感恩、对亲人的怀念。

  与此同时,他也担心“此俗有点不能常保”,流露出对这种传统民俗能否传承下去的担忧。现在看来,他的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了。

  对于清明节,老舍先生则另辟蹊径。记得他有首题为《清明》的小诗:“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还是给逝者献束花吧……”不忙“烧纸”去“献花”,表现出先生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和心忧天下的人生追求。

  是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传统的祭扫观念也应更新和提升。

  现如今,我们要积极提倡环保、文明、简朴的祭扫新风,只有这样,才能让清明节回归“清明”的本意,更加地“清明”、洁净和美好!

  五

  清明节,是一个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以及亲近自然的节日。它意蕴丰富,亦情趣盎然。既有生离死别的辛酸,踏青游玩的的欢乐,还有欢聚一堂的温馨……

  而实际上,我们过清明节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呢?

  纪念先辈,追忆往昔;缅怀先烈,感念现在;珍惜时光,积极进取,开创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