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

发布时间: 编辑整理:免费范文网 点赞

闽南别人过新年,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你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气息。那么闽南人的过年有什么风俗呢?下面,免费范文网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闽南人的过年风俗介绍

福建人过年大部分是从腊月十六“尾牙宴”(福建旧时称改善伙食为“做牙”,而“尾牙宴”则为最后一次做牙)这天开始的。一直到元宵节,整整一个月,过年“过”嗨翻天。前期是预热阶段,例如置办年货,拜祭灶神等。转到除夕,就热闹起来了。大年夜,闽南称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尺寸而别(今年便是“二九暝”)。家家在天色未晚前准备好“春饭”等贡品。“春饭”便是在盛得尖长的米饭上连上剪纸的春字。在闽南语中,“春”与“剩”楷音,表明“连年有余”。在大门后,还要竖放二根连须带叶的甘庶,叫“长年蔗”,代表着又长又甜,宅运吉祥。

一到腊月二十四这天,民间故事这些供在家里面的仙人们就要上天去向玉帝报告年度的“工作”,福建人把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称为过小年,并会举办较为隆重的祭拜仪式,恭送这些仙人上天去拜访,直至正月初四这天这些仙人才能再次返回家里,为大家送来新春的财运并保平安。

福建人的过年风俗一、拜年风俗

过年时在闽南流行着那样一句顺囗溜:“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入睡饱,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饭,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祀公…………”,这句话得用闽南话念起来才能顺口,

主要的意思是:

初一和初二要起早床,起早床后食用檽米制做的甜稀饭,喻意在新的一年里恩恩爱爱,

初三就能够睡早床,

初四安下地是说腊月二十四那天上天去的仙人们在初四这天返回地面带来新一年的运势,听说根据占卦还能够知道你家里仙人从天空带回来什么东西,例如带到了大枣那意味着在新一年里安全,假如是带到了金币则表明今年有财运,假如带到了笔则表明家里今年有参加高考或毕业考的学子可能高中,

初五隔光的意思便是能够消除许多过年的禁忌,例如在初一至初四在家中是不能打破碗或其他容器的,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就不会有了,小孩如果过年时吵闹不懂事,在初一至初四大人是不能打骂小孩的,而到了初五小孩再不懂事,大人们就能够“家法伺候”了;

初六舀稀饭是说过年时大家经常鸡鸭鱼肉,过于油腻,到了初六这一天就要归于平时,吃点稀饭等素餐用以调整饮食,以利于身心健康。

初七摸、初八摸这句话要不是福建人就没办法理解了,可能还会以为是搓麻将呢,其实不然,初七和初八是为初九祭祀公做准备工作,小时候在闽南过年,大人们都要用手工制作许多绿豆糕,这些绿豆糕绝大部份要用檽米为原料做的,分成两种,一种叫“粿”另一种叫“龟”,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粿”是无馅的,一般制成圆形,要多大有多大,关键看笼屉的尺寸,“粿”一般要用粘米粉来作为原料,蒸熟后在最上边一层擦抹一层花生油,随后在正中央贴上一张裁成圆形的白纸,以示吉祥。另一种绿豆糕叫“龟”,有馅,一般要用炒花生米绞碎后加上白糖加工成的,与花生汤圆的馅类似,“龟”一般做成巴掌尺寸,包好完用专用的木模印到绿豆糕的表面上,纹路便是以乌龟壳的款式为参考的,因此福建人把这类绿豆糕称为“龟”,喻意健康长寿。“龟”制做之后,在底部放一张竹子叶,材料类似端午节包饺子时的竹子叶,在叶子与绿豆糕之间也要擦抹上一层薄薄的油,防止黏住底锅或笼屉。

初七、初八这几天除了制作年糕外,还要准备一种叫寿桃的食物,其方法和材料与蒸馒头没什么两样,只是外形上比较注重,要仿制成桃子的形状,并用大红纸将其染上红色。闽南的民间故事正月初九是玉帝的生日,用寿桃拜祭为其庆贺生日,而玉帝在闽南被百姓敬称为“老天爷”,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说法。拜天公一般选择在初八夜里,每家每户会在这天夜里举办盛大的朝圣典礼,以恳求在新的一年里好运拱照,家人平安,工作宏盛。这时还会焚烧一些冥币也有一种叫“补运单”的大红纸,上书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拜天公的贡品一般挑选三牲(猪、牛、羊)或以鸡替代其中一种,此外花束、水果、柿子饼、桂圆干、大枣等也是必备之品。

福建人的过年风俗二、大年三十的团圆宴

讲完了拜天公、拜年的闽南风俗,再讲说福建人的除夕夜的团年饭是如何吃的。大年三十的团圆宴在闽南被贯以一种特殊的称呼叫“炉边”,记得小时候吃团圆饭时,在餐桌的正中央都要放置一口特制的火锅,中间有个烟筒,里边置放木碳,这类火锅在一些地区今天还在沿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有很多人应用电火锅和液化气火锅,但应用新型的火锅过少了一些年味,由于应用旧式的火锅所释放出去的那种香气是新型火锅所代替不了的。

福建人针对“炉边”即年三十晚上的这顿饭是特别的重视,而且也较为注重食物的名称和配搭,不一定要靠美味佳肴,但所挑选的食物一定要有特别的意义。饭桌上一定要鱼多,那叫连年有余(鱼),吃鱼头意味着明年“富饶饶”(闽南地方方言),要靠甜芋泥,由于芋与富有的裕同音,还要有蚶,蚶的壳类似古代的银两,有金银贯钱的代表,一般是在炉边快结束时吃的,这类海产不需要要蒸制,只要用开水生烫一下即可,如果拿来煮就失去了新鲜性,不好食用了。

在福建人年夜饭的食谱里含有客观性的菜肴也有:“海蛎煎,鲜带鱼,红鲟(巨蟹)、草虾、芋堡……等等。佳肴配佳酿,佳酿自然也是免不了的,炉边时一般采用茅台、五粮液或剑南春酒。炉边前要在大门口放鞭炮,随后闭紧大门宴会开始,炉边时,家里的下辈先要向长辈敬酒并送出祝愿,盘中的菜即便再美味也不要吃得一点没剩,至少要留下一点在盆底,在炉边的情况下不能打破碗、汤勺等,由于那是不祥的代表。

炉边结束后,大人们开始给孩子派发压岁钱,发红包也有讲究的,假如是己婚得人向单身得人发红包,则可发两份的,即发几包,假如发红包的人是单身的,则只能发一包,兄妹之中排名大的给排行小一点发红包,辈分强的给辈分低的发,己婚的给单身的发,因此最合适应属在家中排名最小。

炉边结束后,打开大门,放爆竹,随后才能够去玩,但多数人不会出去,一般是在家里面陪伴父母泡茶、闲聊。那样大年三十即使过去,到了大年初一,不管大人小孩都要起早床,换上新衣服,外出去向亲戚长辈们拜年,初一早晨的早饭也比平常特别,要用檽米煮的甜稀饭,粥里放红糖、大枣、桂圆等,这类甜稀饭按闽南的方言说叫“米发糕粥”,同时假如有顾客来访,还要敬上一杯挂有红糖的红枣茶,随后才喝铁观音茶,闽南的茶艺是闻名遐迩的,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备有小袋装的上等铁观音茶,配以开水泡之,其香、色、味俱佳。

福建人的过年风俗三、闹元宵

到了元宵节,福建人的春节喜气氛围又到了一个小高潮。“元宵节”又称为“元宵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锣鼓喧天,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迷。依照闽南的风俗人情,元宵节的活动要持续三天,正月十四的夜里极具闽南特色的民俗踩街活动拉开了“闹元宵”的帷幕。

在闽南春节的热闹氛围十分的浓厚,特别是元宵节,大家闽南又称为小过年,除了春节之外,元宵节是很重视的,挂花灯,猜灯迷,最主要的是全家的团圆,全家的团圆,大大小小从国外、从异地都回家团聚,因此称为团圆,真正的团圆,因此别人称为小过年”。

逛花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在台湾也有“偷俗”和“钻灯脚”的习俗,“偷俗”的明堂许多,如单身少女有意去偷别人家菜园的葱菜,如果不被主人发现,便是兆头。预示她能碰到顺心如意的夫君;已婚妇女如偷得养猪盆而被人骂或偷拔到别人篱笆墙上的竹,则认为是生男之兆,便是由于闽南语“竹篱”和“得儿”发音相同来取义的;“钻灯脚”便是元宵夜女性们有意在灯下钻来钻去,也是由于“灯”和“丁”同音,取其“添子”的吉意,因此在台湾也有“钻灯脚,生造成男丁”的俗语。

元宵节吃汤圆,是中国各地一同的风俗,元宵节也称为汤团,有关它传说和典故十分的多,但都是取其团团圆圆和吉利的含意。

春节期内在闽南特点风俗习惯:

1、泡功夫茶“泡”功了得

闽南有种说法:“抽喇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福建既是茶之帝国,湖南人对茶自然十分偏爱。既到福建,何能不好好感受一番茶文化,试试你的“泡”功。在闽南一带,顾客到来,主人一定取出“柴米”,泡出一小壶浓茶,口称“泡tay,泡tay”tay即茶热情地邀约你喝上两杯,然后话家常,俗称“喝上二杯再讲”。客来无茶等于不礼貌,福建人心目中茶甚至胜于酒,故同安一带有“孤影客来茶当酒”一说。

你可以选择在某个闲暇的下午,吃饱喝足以后呼叫队友在街边的一个小茶馆里,叫上一壶铁观音,手持宜兴陶壶,细斟慢酌,此时此刻天南地北任你调侃也罢,玩牌饮茶任你喧嚣也罢,或是趁势打个盹也罢,一切都是那么如愿以偿。在这类小茶馆里或许还能欣赏到饮茶时光中最动人的景色,经验老到的茶家总会武艺高强,挎着紫铜壶对准小小的盖碗,高高举起,低低收回,开水恰好灌满小茶碗。

2、品美食大嘴吃四方

闽南有一句俗语是“提到吃,头发蓬三liah”,这很形象地表明福建人历来注重饮食,也因为这样,在闽南才产生“鲜、香、淡”的独特口味,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春节里,闽南各地街头巷尾,汇聚着各式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华侨及游客前去品味。仅是街边小摊上各种佐料的肉粽子,香菇的、瘦肉的、虾仁的或是鸡蛋的,入口不腻,甘醇爽口,远远飘来的香气都会使你垂涎欲滴了,并且价钱很便宜了,一个才3元。

另一种不能在路边小吃惹来错过的小吃当然是土笋冻了,这是厦门、漳州市知名特色小吃,生长在沙滩泥中一种状似泥鳅的虫类,因形状如白笋切条又挖于土,需结冰方觉味美,故称“土笋冻”。它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美可口,在那样一个美食的天地里你就甩掉两腮尽情地吃,何况是过新年,就算是要减肥的妹妹又怎么会经得住这种引诱为难自己的腹部呢?也有表层松脆芳香,内层牡蛎美味爽口的蚝仔煎;甘滑爽口,芳香美味闽南知名特色小吃牛肉羹;甘甜香辣、聚香生津的漳州市独有的民间传统小吃手抓面;颜色雪白晶莹、入锅膨胀力强、材质坚毅,入口美味细致又名虾丸的深沪水丸。

如果你在漳州市、诏安,千万别忘记品味本地知名的特色小吃猫仔粥,一种既是粥,也是菜肴的传统名吃,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龙海石码的地方特色小吃五香卷,吃起来外小酥肉润,香味浓郁,让人赞叹不已。也有例如四堡漾豆腐、汀州白斩河田鸡、新泉焖狗肉、菜干作扣肉、麟麟源自、新泉溪鱼等一些客家文化名菜,数都数不过来,只怕你在餐桌上一边不停地翻着食谱一边强吞咽口中的口水,心里仍在犹豫不定,这道、那道,这道、那道,单菜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精致,单菜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味,道道菜都想尝一下,道道菜都想亲眼见一见,那就畅快地点吧,大不了撑爆一回自己的肚子,那是挺值的。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