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届x班
固体酒精块的制得
具体指导老师: 试验工作组组员: 试验日期:--
一、实验题型:固体乙醇的制得
二、试验目地:根据化工方式完成乙醇的干固,有利于带上应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块即让乙醇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个物态变化全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乙醇,物理性质不会改变.其机理为:用一种可凝结的成分来承重乙醇,宽容在其中,使其具备一定形态和强度.聚醚与氢氧化钠溶液[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混和后将产生以下反映: CHCOOH NaOH → 1735
CHCOONa HO 17352
四、实验室仪器实验试剂:250ml量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 纯净水 开水 聚醚 氢氧化钠溶液 乙酸乙酯 模板
五、实验过程:1.在一个器皿中先装进75g水,加温至60℃至80℃,添加125g乙醇,再添加90g聚醚,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玻璃容器中添加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融解,将配备的氢氧化钠溶液倒进盛满乙醇、聚醚和石腊混合物质的器皿,再添加125g乙醇,拌和,趁着热灌进成型的模貝中,制冷后就可以得固体酒精块然料。
六、探讨:
1、不一样环氧固化剂制取的固态霜精的较为:
以醋酸钙为环氧固化剂工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就可以.但制取的固体酒精块置放后容易变软形变,最后变为乳状物.因而存储特性较弱.不适合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环氧固化剂工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要用乙酸丁酯和甲苯融解硝化纤维.导致成本费提升.制取的固体酒精块点燃时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故安全系数较弱。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环氧固化剂虽制取加工工艺并不繁杂,但该环氧固化剂由来艰难,价钱较高,不容易营销推广应用。
使用聚醚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环氧固化剂原材料由来丰富多彩,成本费较低,且商品性能指标优质。
2 投料方法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此同时添加乙醇中.随后加温拌和.这类投料方法比较简单,但因为干固的乙醇包在固态聚醚和固态氢氧化钠溶液的周边,阻拦了二种固态的融解的化学反应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增加了反应速度和提升了耗能。
(2)将聚醚在乙醇中加温融解,再添加固态氢氧化钠溶液,因依次2次加温融解,比较繁杂用时,且反映彻底,生产周期较长。
(3)将聚醚和氢氧化钠溶液各自在2份乙醇中加温融解,随后趁着热混和,那样反映常用的時间较短,并且商品的产品质量也不错. 3 、环境温度的危害:见下表:
由此可见在环境温度很低时因为聚醚不可以充分融解,因而没法制取固体酒精块;在30 度时聚醚可以融解,但需求较长的时长.且两液混和后马上形成固体酒精块,因为干固速率太快,导致形成的商品匀称能力差;在6O 度时,两液混和后并不立该造成干固,因而可以使水溶液搅拌的十分匀称,混和后在当然制冷的历程中,乙醇不断干固,最终获得匀称一致的固体酒精块;尽管在70度时所制取的设备外型亦非常好,但该环境温度贴近酒精溶液的熔点.酒精挥发速率太快,因而不能采用该环境温度。
因而,一般采用60为干固环境温度。
4 、聚醚与NaOH 配制的危害: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NaOH 占比的提升点燃沉渣量也持续扩大.因而,NaOH的量不适合过多许多.大家取3:0.46也就是聚醚:NaOH为6.5:1,这时乙醇的凝结程度好.商品清晰度高,点燃沉渣少,点燃发热量高。
5 、聚醚添加量的危害:
聚醚补加的几个可以直接危害固体酒精块的凝结特性.聚醚的加入量对乙醇凝结特性干扰的研究效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得出,在聚醚成分做到6.5 以上时,就可以使制作的固体酒精块在点燃时依然维持固态情况.那样进一步提高了固体酒精块在运用时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可以控制成本。
6、火焰颜色的危害:
乙醇在点燃时火苗基本上没有颜色,而固体酒精块因为加入了NaOH,钾离子的出现使点燃时的火苗为淡黄色。若添加碘离子,点燃时火苗变成深蓝色。因而加上不一样正离子到固体酒精块中去获得不一样顏色的火苗。
篇二:初中化学必需2实验报告
班集体:
名字:
座号
【试验名字】钠、镁、铝化合物的金属性高低
【试验目地】根据试验,研究钠、镁、铝化合物的金属性高低。
【实验室仪器和实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块、打磨砂纸、过滤纸、水、酚酞溶液、医用镊子、量杯、试管婴儿、剪子、酒精喷灯、火柴棍。
【试验全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黑豆般尺寸的一块金属钠,用过滤纸吸走表层的汽油。在一只250mL烧瓶中添加少许的水,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资金投入量杯中。
状况:
相关化学变化表达式:
(2)将已用砂布打磨抛光去除空气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进试管婴儿中,向试管中添加适量的水,再向水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状况:
随后加温试管婴儿,状况:
相关反映的化学方程:
对比实验2
在两只试管婴儿中,各自放进已用砂布打磨抛光去除空气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块,再向试管婴儿中各添加2mol/L硫酸2mL。
状况:
相关反映的化学方程 。
2.试验结果:
【问题探讨】
1.原素金属性高低的判定根据有什么?
2.原素金属性高低与原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篇三:初中化学必需2实验报告
班集体:
名字:
座号
【试验名字】研究危害化学反应速率的要素 【试验目地】
1.根据试验使学员掌握化学变化有速度之分;
2.根据试验研究环境温度、金属催化剂、浓度值对过氧化氢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危害。
【实验室仪器和实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开水、胶头滴管、量杯、试管婴儿。
【试验全过程】
【问题探讨】对比实验3中添加的FeCl3水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集体:
名字:
座号
【试验名字】研究化学变化的程度 【试验目地】
1.根据对FeCl3水溶液与KI溶液的化学反应的研究,了解化学变化有一定的程度; 2.根据试验使学员塑造尊重事实,求真务实的意识,并能做出有效的表述。
【实验室仪器和实验试剂】
试管婴儿、胶头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水溶液、CCl4、KSCN溶液。
【试验全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婴儿,向当中添加5mL0.1mol/LKI水溶液,再滴入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状况:
。
(2)向试管婴儿中再次添加适量CCl4,充足震荡后静放。
状况:
。
(3)取试管婴儿中上层发酵液,放进另一支小试管婴儿中,再向在其中滴入3~4滴KSCN水溶液。
状况:
。
2.试验结果
。
【问题探讨】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测与Fe的检验次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选用5mL0.1mol/LKI水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足混和反映,推断反映后水溶液中也许具有的颗粒?为什么?
3
班集体:
名字:
座号
【试验名字】研究化学变化中的发热量转变 【试验目地】
1.掌握化学变化中常常有发热量转变;
2.了解化学变化中常常会吸取发热量或释放发热量。
【实验室仪器和实验试剂】
试管婴儿、剪子、打磨砂纸、塑料膜袋、2mol/L硫酸、氯铵结晶、碳酸钠固态、镁条。
【试验全过程】 试验1
流程:向一支试管婴儿中放进用砂布打磨抛光明亮的镁条,再添加5mL2mol/L硫酸,拿手触碰试管婴儿表面。
状况:
。
相关反映化学方程:
。
结果:
。
试验2
流程:向完好无损的塑料膜袋[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中添加约7g碳酸钠固态,再添加氯铵结晶,清除袋内的气体,扎牢封袋,再将固态混和匀称,使之充足反映。
状况:
。
相关化学方程:
。
结果:
。
【问题探讨】
试验1.2中生成物动能总数与反应物动能总数的比较尺寸有什么关系?
四:初中化学必需2实验报告
班集体:
名字:
座号
【试验名字】研究铜锌原电池 【试验目地】
1.根据试验研究基本掌握原电池反应的组成标准; 2.掌握原电池反应的原理。
【实验室仪器和实验试剂】
锌片、金属片、稀硫酸、输电线、灵敏电流计、量杯。
【试验全过程】
【问题探讨】
剖析组成原电池反应必须什么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