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语文读书笔记(一)

  一个人如果缺少对社会自然、历史现实、世界人生,以及自我生命的真切关怀,当他作为一个读者,将不可能从阅读中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生命关怀的程度,将影响到他在阅读写作中语感之丰富敏锐与否。即使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或者甚至是文盲半文盲的人,假如他是比较富有同情心、爱美心,较善于关心他人,欣赏他人;对自然景物,也比别人多一份热爱与赞美的心情,那么如果给他讲述故事,描绘情状,和他一起观赏美景,他一定较能领悟其中的喜怒哀乐,感受对象的妍媸美丑;他因此也就有了对言语的较强的敏感。此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多情善感”。

  一个人的善良心、同情心、怜悯心、爱美心多半是会养成他的敏感心。“文心”就是一种多情心和敏感心。遗传的基因里也许带有它,但是能够做到从语言和言语中表现出来,则还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总之,文心就是借助言语活动,通过听、说、读、写表现对世界和自我的关怀的一种生命情感。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心态,或更流行地说,是最本质的人文关怀。

  依我之见,一般爱读书的人,写写文章不会太苦;反之,就苦。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得风闻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便囤积,不厌其多。”(矛盾)

  语文之门就在一切言语和语言之中。你首先得尽量去亲近之,贴紧之;而亲近贴紧之法,便是诵读,是口诵心惟,是荀子所说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语文之路的第一程,便是先解放自己,各自向着语文的广阔世界,去四处走走看看,去广搜博采,自由涉猎。

  所有的读物都在为你引路,只是所引的方向、层级以及方法和效果并不相同而已。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越是生动的语言越难以使人意识到“语言”。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必然是在语感的不断丰富和敏锐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模仿-变化-创造。这便是语文学得既快又好的唯一捷径。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斯涅克)

  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实质上应该视之为包括文字和文学启蒙在内的文化启蒙教育。

  语文这门功课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技能训练,都有赖于大量的诵读和积累而内化为素养。

  道德心、慧心和文心,原是三位一体,应该共同培育。

  学好语文,一靠兴趣,二靠习惯,三才方法。兴趣与方法都要化为习惯,持之以恒,才能久久为功。

  我们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对话。

  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的位置。(托尔斯泰)

  初中的语文课,则是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自觉自主地读写听说的习惯,要训练自学的能力。

  语文课应该上成生动的对话课。

  对一切语言和言语采取一种研究、鉴赏、判别的态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

  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不论他专的是什么业,他的工作经历,就是他提高业务素养的主要途径。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钱大昕)

  朱光潜认为,除了学问经验,另有两种资禀可使文人成为文人,一是对人生世相的敏感,一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

  好的文章总给人一种透彻感,或曰透明感、澄澈感。

  听、读——语言的消极储存;说、写——语言的积极透支。

  “熟读精思”,我认为这四个字,大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或基本手段,认真实践好好总结。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

  “会写文章的人往往不是老师教的,是他自己杂七杂八地看。”(叶圣陶)

  粗加归类,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三种:有所不知,有所质疑,有所领悟。它们都是疑问,但都反映着不同程度的认识,都带上思索的痕迹。

  矛盾曾经指导过两种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过的相似的生活;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生活中去看。”一个善于阅读的人,他的阅读能力就是经过这样自觉积极地训练而成的。

  评价一个未必正确的“发现”,往往要比肯定一个正确的发现更有助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阶段阅读教学中的“发现问题”的训练,在初中一年级这个起始阶段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在中小学衔接的当口,一开始就训练自学,自学的第一步就学会自己来观察、发现问题,既养成习惯,又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为此后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之所以为工具,一则表明其功能效用,示其重要型;二则强调其操作应用,示其实践性;三则提醒其所用在人,示其主动性。总体来说,语文用于思维用于实际用于承载,所以重要;必须在思维交际承载的一切活动中去学习掌握,故应多实践常历练;而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语文,又须臾离不开“人”这一主体,所以语文课程的教与学都要密切联系思想,贴近生活,浸润情感,陶范行为。

  从紧迫性讲,今后改革试验的主要项目至少也有五个:一,语文“自学-历练”的指导;二,语文“能力-习惯”的养成;三,作文“思想-生活”练笔习惯的培养;四,听、说“总枢纽”的启动及其与读、写的配合;五,语文课“得法与课内,收益于课外”的两翼协调。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工不可。”(毛泽东)

  “字要规规范范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

  后来我们三年的作文教学教改就制定了“写真实-写具体-写新颖”的“三步走”计划。

  基础,必须夯实在教师工作的初始环节——备课之中。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吃透教材和学生这两头,乃是基础之基础。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叶圣陶)

  “思之不得,则为明讲之。”

  “学之而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讲是练的指导,练是讲的基础。

  心灵和文化储备不足的学生,只能讲套话。 (孙绍振)

  语文教师要把自己定位在这样的坐标里:横坐标是学养的积累,纵坐标是经验的增加。

  学生喜欢不喜欢语文课,应该作为考核语文教师的第一标准。

  语文备课的前前后后,教师当反复三问——

  此课文,学与不学有何不同?

  此课文,教与不教有何不同?

  此课文,这样教与那样教有何不同?

  钱理群说:“我对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一个基本定位,只是一座连接着鲁迅与当代青年的‘桥梁’,其最高目的就是吸引学生和读者去读鲁迅原著,并且是以最终将自己的解脱忘却(即我经常说的“过河拆桥”)为研究价值的最高体现。”

  情感活动,情绪交流,情境再生,永远是语文教学生命力的体现。

  语文素养其实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学识、悟性、笔力。

  语文教师的四种修能——读书、阅世、说文、弄笔。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必须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明晰起来。

  语文教学是一门专业。凡是专业,一需要掌握知识,而需要熟练技能。

  基础,基础,再基础;训练,训练,再训练——语文教学应该常念的经咒。

  年轻教师常不善于返朴,不善于提炼、归纯,而耽于发挥,迷于渲染,可能是年龄病。

  多引发思考和激发想象,就是语文课的“多跑”,从而产生精神劳动的兴会与能量。

  传统积淀下来的东西,永远是学道的第一课,出道的第一关,得道的第一招。

  语文教学过程,需要搭好两座桥:一座是通过语言文字抵达课文精要的桥,一座是通过良好的习惯方法的训练,从学生原有程度升抵教学目标的桥。

  教语文,一旦入了门道,其实就只剩下“取舍”二字,再进一步,便是“剪裁”。“剪裁”的实质也无非是“取舍”。取舍,是语文教师的终生修炼,它联系着教育的无穷底蕴和教师的全面素养。

  李如龙教授认为,对语文教师应有三个基本要求:一要知识,二要方法,三要热情。犹如蒸馒头,面粉是知识,酵粉是方法,温度是热情。

  钱学森说:教育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语文的“教”,实际上是一种多向的对话和交流。

  阅读也是一种发现——发现自己和作者之间的差距,并瞬间得到弥合;当然也发现吻合,发现超越,从而感到满足与欢喜。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对于语言表达的敏锐的规范感,对准确、妥帖、简练的语言的瞬间感觉与判断,而与其相应的,则是迅速做出更动、修改、补充、调适言语反应。

  训练,训练,再训练。教材须有较高的训练价值,教法须有切实的训练保证。教师须有足够的训练素养。

  语文教学也应该从“具体剖析”开始,直逼效益问题的核心。解剖者何?一剖一节课,二剖一张卷,三剖一个学生。此亦一种类型的个案。

  国家有“三农”问题,语文教学改革则有“三普”问题——要适合普通学校,适应普通教师,能够普遍提高成绩。

  想教好一篇文学作品,教师应该具有诗情和理性的教学语言,否则就无法让学生进入文本,也无法受到感染,令其折服。

  动笔墨的读书训练——融积累、感悟、应用于一炉之综合。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勤于教书,能够较好书的指导者,还应该有自己的一块语文小园地,躬身其中,亲知甘苦,自得其乐。他既要用语文育人,更要以语文修身。他应该让学生从他身上看到学到许多更亲切更生动的语文。身教重于言传,是被我视为语文教育的三个重要特征之一。

  关于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考——

  恰当 简洁 变化

  清晰度 逻辑性 节奏感

  区别说话语气与教学语气

  节奏 音量 弹性

  启发 激发 生发

  长短句的穿插 口语板书之相映

  声情并茂与雅俗共赏

  用语如泼与惜唾如金

  要有一点轻松感、幽默感

  要带点软性

  定向 诱导 熨帖

  从书面语吸取 向口头语描摹

  要善于倾听、调适、作必要的重复

  由此形成了我们的“语文”理解:读书、写作,语文活动。对外,它是抵御一切压力和诱惑的精神支柱;对内,它是自我生命发展的需要,是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依托。

  一个懂得写作规律的教师,必定将主要力量放在指导学生“静默观察”即积累写作材料,并“烂熟于心”即思索、内化、积淀思想上,“一旦内储充盈,到时就会文思幅辏,笔下溜圆,呵成一篇千字文不算难事。”

  课堂是我读书的用武之地,也是教书思考的源泉。

  若能始终坚持教书、读书、思考、研究,一个教师的教学生命就会更快地成熟起来,并不在乎一定要从教多少时间。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的语言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使之合乎规范切于需要。

  以文解文:就是在文章中把文章读懂。

  读与写,一个是吸收,一个是吸纳,二者形式虽异,内在的联系却十分密切。写和说也同样不是知识的运用,乃是通过积累、模仿、应用而形成习惯。

  我的作文教学有三大原则:一是解放题材,一切可写;二是以笔代口,随时能写;三是熟诵摹仿,由读悟写。

  以三年为期,每年训练一个重点:初一“写真实”,初二“写具体”,初三“写新颖”。

  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他既能让学生“读得懂”,又善于指导学生“懂得读”,也就是说,他会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很好结合起来,在使用练习上他就会下功夫,显水平。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共性”的基础教育,而不是主要培养“个性”,只是在培养共性中不要忽略个性的差异而已。

  语文价值观、语文文化观、语文审美观、语文思维方法论,以及各种语文知识都会在阅读分析、鉴赏和评价过程中,相生相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凡是教不得法,几乎都可以在没有吃透教材上找到原因。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终生信奉的教育宗旨。

  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就是语言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语言倒是语文自己的东西。它是一种经验,或说是偏于经验或体验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感受力。

  诵读的遍数要足,要尽量熟读课文,努力去体验“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亲切感、愉悦感。

  阅读(写作也一样)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一种语感经验过程,如同一切美感经验一样,是一种极端聚精会神的状态,一种独立自足的世界。教学要尽可能在不干扰不破坏这种精神世界的前提下进行。

  培养语文习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形成能力不可能靠旦夕之功。

  英国教育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带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语文教学要实现高效能,除了不能偏离课程所固有的思想文化教育的大方向,还必须把课程训练目标确定为“掌握方法和培养习惯”,把教学基本方法确定为“辅导自学和历练自学”:初中重在循蹈规范,培养习惯;高中重在辅导自学,历练成习。

  诵习,正是“会本文”的最基本也是最佳的途径。通过反复诵习而自能感知了悟的,就应该尽量少加讲解与注释。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练功场,而不是教师的讲习所。

  “从阅读中的心智活动过程来说,吸收和倾吐是相互联系、交互为用的:在阅读中,为了更好地吸收,同时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质的倾吐;而这一定的量和质的倾吐,正是有效的吸收的必要前提。”

  十如何

  ——语文教学具体操作抽象谈

  一、 如何备好一篇课文

  1、 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任务,让一篇全包了。

  2、 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师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 不要忙着读“教参”。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 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精”,“典”之所以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上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还教什么?

  2、 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 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很集中。读一读陈钟梁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 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 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的一条定律。不预习就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 预习需要制定“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可视为“养习”的良好开始。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 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 预习最能使学生感学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所以预习应以“设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 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

  1、 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

  2、 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段段地解读下去,未尝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问道: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有个“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了“组织教学”的用心在其中。学生如果头脑清楚,或训练有素,他必然会自觉地去发现课文前面几个段落的思路是如何进展的。因此,一个或好几个好的问题的设计、启发和运用,几乎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证。

  4、 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着孩子的注意力。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 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控制时间。在教案里表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否则,让下课铃声催赶着下课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 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

  1、 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 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 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是需要考虑的。像史地政的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 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1/3的“特写”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 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你们要与时具进啊?

  6、 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一旦映现,更改为难。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

  六、 课堂如何对话

  1、 不要片面理解“对话”。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当然也是。对话即交流。只把形式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互动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 教师课堂提问有三忌:一忌问不明白,学生答非所问。二忌立问即答,学生思不及义。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者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作为教师的标准答案:“你的就是我的。”

  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然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一般须给予十几秒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 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善于听“答话”,随即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 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

  1、 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复习什么?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

  2、 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2或4:1的比例。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或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 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 如何批改作文

  1、 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不要边看边改。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前来同教师交流。

  2、 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讲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需着力。

  3、 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 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

  1、 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抵达言辞的内蕴。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

  2、 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数,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是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发现“关节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是比较“新异处”。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他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 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

  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上或有交叉。而辨词析句、咬文嚼字这一主要手段,则一以贯之。

  十、 如何教文言文

  1、 学文言文不仅是学会“懂文言”,也是学习“用白话”。是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丰富对民族语言的语感。不要老是掂着古今言殊,其实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 必先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利用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一定避免没有预习,就面对生课,开始解释翻译。但须提醒:照搬注释当译文,常会出差错。

  3、 一般要将课文先诵读一两遍。是逐句翻译下来,还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读带过,只找其中重点的词句进行讲解讨论,当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看课文的特点(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优美的现代汉语通篇连贯翻译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 不要上成古汉语课。避免解读一句,就抓住某个语法现象大讲一通,通篇读去,一路“开花”,可就是不见“果实”——对文义的准确完整通畅深刻的领会。用拐杖是为了帮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 每一课都可能有若干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强调,宜放到课文教完,加以整理归纳,以助识记,不要穿插在解读中进行。

  6、 文言文所关涉到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常常是教师的“专利”,亦为学生所乐闻,当避免大肆推销贩卖。

  语文读书笔记(二)

  想想自己毕业快三年了,作为一名师范类的中文系毕业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很庆幸自己还生活在校园中,这样感觉自己还能经常和书本打交道。因为,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爱书,也爱读书!

  书,都弥漫着香气。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夏日荷塘中的嬉戏,秋日田野里的散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灵魂的依傍。读书,可以慰藉心灵,让寂寞封存在书香中;读书,可以洗涤心灵,让高尚的人格在书中升华;读书,可以播撒希望的种子。让生命结出丰硕的果实;读书,可以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生命自由飞翔!

  读小说,在经典里感受豪气与浪漫;读散文,在优美里感受平实与真情;读杂文,在议论中感悟哲理与生活;读杂志,在故事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喜欢在清晨读诗歌,在脍炙人口中感受音乐美与结构美。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感受到亲情的真挚;刘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让我感动于爱情的坚强与力量。徐志摩的“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让我想到曾经离开的母校。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感悟到生命与理想的碰撞、在诗歌中沉醉。

  风清云淡的日子,独自倚在窗前,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低头一回眸,桌上的书,窗前的树,树叶上跃动的阳光,一起憩息在心灵中。蓦然回首,生活中也有很多无形的书,伴我们成长。母爱是一部书,是世间最美丽的一部书,我们的一生都沉浸在她的润泽呵护中,父亲是一部书,一本厚重的书,我们要用一生去读懂它,读懂那如山的父爱。朋友是一部书,一部精致的书,共同记录下了友谊点滴。家乡是一本纯朴的书,却又是根入心底的书,“落叶归根”是对家乡的眷恋,“家乡魂”又是对家乡的热爱,读懂这部书时,我们也明白了“一方水土一方情,月是故乡明”的真谛。

  夜半,回味形形色色有形的书和无形的书,让梦境也丰富多彩,真是“夜半有梦书当枕”啊。有书香的地方就有美丽,心灵也会在书中憩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来诠释生活,但在书里却可以发现生活的真谛。

  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择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匪浅。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真的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喜欢读书,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质,促进我们成长。网络编辑必备文章快速整理工具

精选图文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