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读书笔记4篇

发布时间:

  高中地理教师读书笔记(二)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8,戴卫星,夏建龙;

  “从有效性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有效的提问应该引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水循环教学中,就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提问,没有思考的价值。如果变换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另一番景象(1)李白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正确吗?(2)长江水参与的水循环是那一种?三峡大坝改变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想问,指导学生会问。注意倾听,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学习资源。

  2、触摸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在乎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行的话,终点是三维目标。教师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且善于发现意外风景的导游。让你的团队和你一起享受一次充满激情和快乐、体验和收获的行程,并顺利抵达三维的目的地。

  如等高线地形图学习时的寻宝游戏,我军攻击线路选择。

  4、合作探究的问题具有适度的思维含量,是有效探究的关键。设置情境,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讨论问题事半功倍。如就世界的人种,仅就人种类型、分布、差异等现成知识,没有探究的必要。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比如提供世界不同种族杰出代表背景材料,讨论种族优劣问题;提供人种与地理环境关系背景资料,探讨人种与地理环境。

  5、寻找失落的情感

  对学生满怀希望,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成功。

  不仅教知识,更重视传播人生理念。如关于环境问题的漫画,幽默辛辣、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因素,让学生去领会,感悟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学习环境保护后可以就某一方面环境问题创作漫画)

  合理评价与善待学生的错误。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8,刘倩;.8.7

  “地理课堂中的留白策略”

  时间上的留白:

  1、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在紧张的思维活动间隙给学生整理、领悟和巩固的时间(做知识结构图、画原理图、小制作)

  2、 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思维水平留白。听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内容上的留白

  1、 不包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在教材内容选取上大胆留白。

  这本书共分为十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杏梅主编。涉及到地理课程基本理论、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学方法、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地理课堂教学结束技能、地理教学课堂组织技能、地理课堂教学“三板”技能、地理教学媒体使用技能、地理说课技能、地理评课技能、地理教学科研技能等内容。

  第十章第二节里这样写到:板图、板画也是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学常用的、突显地理特色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认为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艺术,也是地理教学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它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课本插图等的不足。用板图板画教学,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在上课的过程中,习惯于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很多时候一些简易的地理图画就直接呈现在课件中,无意识的就省略了在黑板上画这些板图板画。通过这次读书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虽然在课件上呈现地理板图板画比较直观,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一闪而过,很难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些简易的地理板图板画,不仅直观,而且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因此在以后自己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要更好的利用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基本功,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读书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决心今后认真学习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简易板图板画的画法,并实施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弥补其他教学手段的不足,同时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板图板画的地理教学基本功,使自己在今后的教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中地理教师读书笔记(二)

  走进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凌申教授担任主编,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组成员、高校地理学科教材教法教授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者等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读者群面向的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本人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地理教师,读后感觉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本书首先交代了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背景。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当代地理科学发展突飞猛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而原有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要求则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只会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就会变成教科书的更替,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本人认为要想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才是教学策略。

  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一核心思想,高中地理课程共设计了五个基本理念,其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中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一点对我启发最大。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连教师也认为自己只是教材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中国教育界有句古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得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遥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二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拥有的知识量超过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师生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是指导而不是主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指导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综合知识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协调分工,在他们碰壁时给以积极鼓励。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一步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想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不能再满足于做一支“红烛”,必须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部分体会。作为指导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权威书刊,这本书值得我去细细研读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领会它的主要精神,让它更好地指导我的课堂教学改革!

中学地理的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2) | 返回目录

  在这本书中我首先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标准作用的描述是:“国家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个评价课程的基矗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和高中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老版本的标准来说有较大变化的是:地理课程标准目标中出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说法,明确提出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必要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以及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掌握知识一样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被列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而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兴趣多被看做是使地理教学更顺利进行和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因素,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本身并没有真正被看做是地理课程的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标准,是使用于全国范围的最基本(底线)要求,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范围往往会大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拓展”内容。这些拓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阶梯”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虽然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但与标准内容密切相关,是服务于标准内容教学的必要铺垫;二是“提高”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属于标准内容某一主题,但又独立于标准要求内容之外,多试教科书编写者或教师认为十分重要、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补充提高的内容。三十“探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标准内容的课外延伸,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前沿、时事地理和生活地理内容,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题,以弥补教科书的滞后性和难以完全适合地方教学的不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新定位对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建议的理解,关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关注对地理学习重要活动质量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在地理1中主要是自然地理,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首先要了解大纲要求。地理教学大纲的自然地理教学按“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与海洋、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展开,重视对自然地理要素的教学设计。地理课程标准则提出了自然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对原有的一些具体指示点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相互关系、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海洋开发等,同时降低了一些内容的教学要求,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大气运动等。有关“大气运动”的课程标准共有四条,它们分别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课程标准有三条:“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在地理2中主要是人文地理。同地理教学大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对比中可以发现,地理课程标准《地理1》的自然地理内容和《地理3》的区域发展内容变化更多一些,而人文地理内容的变化较小,但还是有些不同。有关“人口”的地理课程标准共有三条,它们分别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也就是说,地理课结束后,有关“人口”的学习效果学生如果能够达到上述三条标准,就表明学生已经达到基本要求。有关“城市”的内容标准也是三条,分别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和”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条标准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有关城市地理的学习内容。工、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主要偏重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工、农业分布的影响。地理课程标准又增加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

世界地理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3) | 返回目录

  李小建老师的《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上学的时候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学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怎么用心看,现在时隔几年,再翻一遍这本书,虽然是XX年前的书了,但看完之后仍然很有收获,感觉以后应该时不时的把我们行业相关的教材拿出来看,虽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对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每次看都会把这些年来的工作学习知识等组织梳理一遍,对工作还是大有裨益。看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主要是书里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比较基本: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地理惯性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

  市场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规模经济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社会学和管理学在对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

  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响经济区位活动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市场(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其它市场条件)、区域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因素、可进入性)、交通。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高比较优势系数(区位熵)、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几种较典型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部门经济区的边界划分主要考虑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同时,还要根据该行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共同确定边界所在。

  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解在空间上主要就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合作包括了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对外采取一致的经济政策和行动以增强竞争力等等。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品出口、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等几个阶段。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当代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外在表现。

  阿·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当第三次浪潮汹涌澎湃地横扫全球的时候,民族国家,这个第二次浪潮时代关键的政治单位,正受到像钳子一样上下压力的夹攻。在当今世界上,既存在着一股试图把政治权力从民族国家向下转移到国内区域和集团中的力量,同时还存在着另一股试图把权力从国家向上转移到跨国性的机构和组织中的力量。这两股力量正促使技术高度发展的国家崩溃,变为较小也较少权威的单位。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世界经济将进入“大发展、大开放、大调整、大竞争、大融合、大协调”的新时期。

  汽车工业主要具有如下四个特征:第一,汽车工业前向关联效益大。第二,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公路、城建等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第三,汽车工业的就业容量也十分庞大。第四,汽车工业的负面外部性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

  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经济活动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差距时所产生的现象,当一方的生产或消费活动作为变量直接进入另一方的生产或效用函数时,外在性就出现了。

  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首先,服务业能够吸收大量投资和就业,即使在衰退时期也可以维持一定的需求水平;其次,服务业提供的多为无形劳务商品,资本的过度扩张只会导致潜在生产能力的闲置,不会产生物质产品生产的积压现象,市场的压力相对较轻;再次,服务业中生产服务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协助生产部门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增加市场的透明度,部分防范经济危机或降低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当然,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资本流动的失控也会造成大范围地区经济的动荡。

  新的国际分工体制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活动代替旧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商品贸易体制为标志的。

  “思维全球化、行动地方化”,根据区域需要对现代技术进行地方化改造是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

  本土化的东西进行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商业包装和因地制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认为:全球化进程不是个零和对策。

  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化始终伴有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因素的影响,并以市场转轨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巨大政治、经济、社会震荡,制度的原生性与移植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全球化同时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如描述方法、地理比较法、系统分析法、要素分析法、数学模拟法、技术经济论证法、综合集成法等等。

  相关并不一定展示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两组毫不相关的数据,可能出现统计的相关性。

  关注随着数量革命而渐渐沉没的归纳推理传统。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发生较大变化时期,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范畴和理论原则均受到挑战,而定性和归纳方法的价值便显得更高。

  评价经济地理区域的发展因素和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地理特征、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趋势,预测区域和部门经济要素的增长,对区域或部门开发治理方案进行评价,是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的主要方法。

  影响城镇发展的条件与潜力的因素:创新因素;集聚因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发展潜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发展潜力。

  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投资边际效益递增的特征,与其它生产要素的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形成鲜明的对比。

  城市发展单一条件或潜力的定量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法、极差标准化方法、理想值分析法、等级序列分析法(包括层次分析法)。

  城市发展条件与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加权综合指数法、理想值加权分级法。

  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单一经济要素的预测(回归)、两个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二元回归)、多个因素影响下的分析与预测(多元回归)、区域经济活动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回归估计、基本经济模型即乘数效应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预测和分析区域或城市的经济总量(产出)时,常采用美国经济学家p.h.道格拉斯和c.w.柯布提出的生产函数模型。这一方法在区域与城市经济预测和分析中应用十分普遍。

  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在许多国家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正在开展此项研究,它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社会评价)、区域或城市开发方案的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步骤、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分析、确定型决策即可使用线性规划)。

  可行性研究阶段着重分析:①项目背景和历史。②项目的市场和项目生产能力。③项目的资源投入。④项目具体布局地点的选择。⑤项目的初步设计。⑥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费用。⑦拟订建设进度表、投资进度表。⑧财务评价。⑨国民经济评价。

  在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包括:①对社会经济的贡献。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③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④社会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后,需对项目进行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指对项目运营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作出判断,以提出肯定项目运作或调整经营方向的建议。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决策系统。

  城市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一般包括: 城市自然条件下自然资源子系统;城市环境与生态子系统;城镇体系与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子系统;城市产业部门与部门间关系子系统;城市交通运输子系统;城市人口预测子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子系统;城市文物保护、绿化与旅游设施子系统;城市居住状况子系统;城市用地子系统;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建设造价、估算与经济评价子系统;城市郊区农业子系统。

  基于对企业内部信息的了解和对这些地方性企业家的信任,当地金融机构可提供所谓的“坚韧资本”,即承担长期风险的资本。

  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

  有的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意指资本和工厂的移动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在“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发现具有一定“粘结”性的区位,便成为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一种思路。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xist geography)又被称为激进地理学(radical geography)或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地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观点,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角度来考察经济活动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问题。

  区域的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而人(公司)的空间行为和区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空间结构,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劳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资源与财富的分配方式来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利润率的上升受制于生产循环中用于投资的资本来源和消费循环中对市场的竞争。

  经济地理学应该研究空间化的社会关系,研究劳动地域分工所引起的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研究它们之间的控制与依赖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结构分析方法(区位决策研究、生产周期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外部性即经济活动产生的而价格机制并不包含的利润和成本,也被称做外部效应和邻舍效应。

  从社会福利观点,地理学家就要关注可产生巨大外部性的工业区位所引起的冲突问题。

  克鲁格曼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一旦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以后,这种格局将通过贸易不断积累发展下去。推延至国家之间,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新贸易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

  鲁格曼有这样一个重要观点,为了理解贸易,必须理解国家之内的区域发展过程。他的新贸易理论力图在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之间建立关联。他在对比了两种理论的假设之后,将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与区位理论对运输成本的强调相结合,从而把外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作为解释区域工业集中和区域中心和外围格局的关键。

  基于对工业区位的研究,克氏认为大尺度的产业集聚区比国家更为重要。他指出,夜间的世界卫星影像显示出的是经济集聚区域,而不是国家。

  在工业集中区的形成上,克氏不同意古典或新古典工业区位论中的经济竞争均衡模型。认为经济格局的形成中,偶然性、路径依赖、历史和特殊事件起决定作用。一旦早期的区位优势形成以后,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可产生积累效应。这种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在规模收益递增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并不存在。

  对劳动力移动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的历史水平和期望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区域之间发展格局现状改变速度甚慢。

  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明显的企业规模经济,利于区域集聚形成。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新产业区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福利地理学)、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新贸易理论、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

人文地理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4) | 返回目录

  《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学思想史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十九世纪以前,地理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标志出现在1874年的德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们讲授的高级课在大学设置,自此也开启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时期。在这以前人们对问题的讨论,或者说是这种“辩证”式的发展,表现得还不明显,由于地理学在此前处于萌芽阶段,已取得的成果还无法形成较为深入的对立,加之大学还没有出现,使得这些学者在空间上还无法集聚,讨论还无法经常进行。但通过洪堡和李特尔的努力,地理学已经为走进大学课堂奠定了知识基础并初步获得成功,特别是为地理学的专门化做好了开启的准备。他们同在柏林1859年去世后,没有人能够接替他们,再也没有一个学者能够掌握关于地球的全部知识了,古典地理学就此终结。

  十九世纪,随着德国学术界的革新,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在中世纪的欧洲首先创办,大学的创立意义十分深远,不仅通过教育的方式为普及专门知识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使得关于学科知识的讨论经常发生,而且还通过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把学术成果保存并传承下来。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的地理学的“辩证”的发展阶段才正式开始。直到二战以前,是地理学发展的近代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地理学的发展更多地归功于个人的才能,地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基于如下五个问题:(弗雷德·勒克曼)①人类应该选择宇宙间的什么事物来观察并记载?②观察它们的最好办法是什么?③对观察到的事物如何进行概括来解释他们在地球上的某种重要几何布局?④如何来解释这些布局模式或言之成理?⑤怎样来交流这些成就?近代地理学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开始发轫。这期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频繁,所以形成了一国别为基础的各种流派:德国的新地理学,法国和英国的新地理学,苏联的新地理学,美国的新地理学。

  在这一近代时期最富于“辩证”意味的地理学内部的辩论,当属苏联地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方面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分合问题,主张二者结合的一方以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为代表,他们坚持人地关系在地区上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则以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认为“统治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统治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是完全不相同的”,“这两门学科无论在逻辑上甚至在实用上都不能合成一门学科”;并且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经济学科,应当和地理学决裂,彻底抛弃地理观点”。全国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小央于1934年5月16发布的法令中,肯定了巴朗斯基的观点,规定经济地理助教学应以自然地理为基矗但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各自独立发展一直是苏联地理学的特点。到了六十年代v.a.阿努钦又掀起了一场新的论战。阿努钦既抨击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也抨击了的“非自然”的经济地理学。他认为地理方法在地区综合体的研究上表现得最完美,只有在区域研究中,自然特征、居民、历史和人口、经济才是平衡的。

  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如果从上述的“辩证”的角度来看,可以称其为一个非常好的例证。阿努钦选择了一条理论上的中庸之道,他的著作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无疑是翔实而又扎实的。但就我国目前的地理学及“大人文地理学”的分科现实来看,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谁也没有错。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日益分离。我们把“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从大的“人文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是同级别学科中发展势头最强势的,另一方面,他们在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也不存在必然的共同理论基础,或者是直到目前人文地理学也还没有找到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矗人地关系学说也不够强势。这也在表明人文地理学在基础理论方面发展偏于薄弱的现实。现在也没有谁一定要去争辩,到底地理学是应该怎样分科,为什么?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学者们纠缠于理论,苦于抽象论辩,可能是当时地理学实践所引发的,可能又是当时的实践无法清晰解释的。由上述辩证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不简单是理论上的所谓“正、反、合”的问题,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评判作用。如果当时的实践无法解决争端,就交给未来的实践,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或许实践不仅能告诉你谁是正确的,还能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你们都没错或你们的讨论已然失去意义了。所以我建议,在运用辩证法解释学科发展过程中,不要忽略实践的重要作用,不然很可能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交由实践,不是不负责任的推卸,有时是不得不的选择。

  二战是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剧烈转变的重要触动剂,同时也成为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分野的标志。二战后,人类社会迎来了少有的黄金发展时期,技术革新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学术界,包括地理学界也被席卷其中。二战后至现在,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大洲之间的频繁对话阶段,詹姆斯的这本著作对此论述很少,对这段时期的学科发展史的辩证审视,将留待阅读《地理学和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时在下一份读书笔记中详述。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

  其实从辩证法的原初论述中可以看出,它只是用于解释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过程。不用太费心思,你便可以发现,辩证法在解释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无往而不胜的,这里有陷于“诡辩”的嫌疑。在预测方面,我觉得它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功用的。爱因斯坦当年看过辩证法后就说,这玩意对科学研究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很少发现辩证法在预测科学发展时的有用成果却是一个现实。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一个命题的否命题特别是否定之否定的命题是什么。在学科辩证发展过程中,辩证法也无法告诉我们这些。相反我们却常能见到辩证法的滥用和误用。这可能是很残酷的现实。或者我说,辩证法是一只不会生蛋的鸡。比如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在临考前一个月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设定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那么第一种说法是,只学语文,第二种说法是只学数学,这可以看成是“正”和“反”,那么“合”呢?是既学语文又学数学么,这有什么意义。事实上不太会有人愚蠢到在分析这样的问题时,搬出辩证法如此思考。在网络上的bbs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讨论的这种辩证的进步方式,大家以某一问题为中心陆续发言,发言给我们以不同程度的启发,如果非得要用辩证法的路子去归纳,你会发现其中的复杂性会大打折扣。一个见解的精彩,往往不一定产生于所谓的表面上的“否定之否定”或“合题”,有时还会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不同的人眼中,同一论述的精彩程度会大相径庭,甚至会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洞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彻底弄清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人类认识自身,最终能否彻查之,还是交给未来的实践吧!

  自此基于我上述对辩证法的认识,便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样一种读学科史的方法,那就是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到危机重重,争论到白热化时的后续发展,看广大学者如何解决危机的,争论是如何产生的,分歧在那里,又是怎样化解的,还要特别观察实践在这其中的作用。观史鉴今,弄清我们的学科从哪里来,思考我们学科的本质,虽然无法完全解决现在的问题,但至少会坚定我们走向未来的信念。

  后续的思考

  如下想法将在另一本书《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读书笔记中展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从历史学理论角度审视学科的发展、延续;个体的主观与客观: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看地理学史;关于因果律:从康德的哲学看地理学史。

精选图文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