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篇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

寓言故事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短的故事中体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寓言故事短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1】

猴子改新房

在清清的小河边小猴建造了一幢新房,老猴见了,夸他的房子建得好。

小熊看了屋脊,对小猴说:"你建造的新房很漂亮,不过新房的屋脊太低了,不够挺拔,加高一些就更好了。"

小猴觉得小熊的话有道理,就急忙爬到屋顶上,用砖块把屋脊加高了许多。

小象看了一下大门后对小猴说:"你建造的新房很不错,不过新房的大门太小了,不够宽敞,改大一点就更好了。"

小猴觉得小象的话有道理,就急忙用榔头把墙敲掉一些,把大门加高加宽了许多。

松鼠看了一下窗户对小猴说:"你建造的新房不错,不过新房的窗户太大了,不够安全,改小一点就好了。"

小猴觉得松鼠的话也有道理,就急忙用砖块把窗框砌去大半,把窗户改小了。

就这样,小猴把新房改了又改,直到改得面目全非。老猴看了看小猴的房子,说:"原来好好的新房,怎么改成了这个不伦不类的样子?"

小猴疑惑不解地问:"难道伙伴们提的建议不对?"

老猴说:"你自己应该要有主见,怎么可以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改呢?现在把好端端的新房改得不伦不类,多么可惜!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2】

猴子和豹

猴子和豹都在闹市里演出挣钱。它们分别在自己的演出地旁张贴了一张海报。豹子的海报是这样写的:“先生们,上流社会最能知道我的才能和名望,就十分地欣赏我,即使我死去,他都十分愿意用我的皮去做一只手笼。我的皮毛色彩绚丽,上面有许多的斑点和红色的斑纹,变幻万千。”当然,大家都喜欢这斑斓多姿的色彩,于是就一睹为快。但演出很快就可看完,大家也就准备散去。

这时猴子在一旁开了腔:“劳驾捧场,请到这边来。先生们,我会玩上百种戏法,大家多次谈到过这种变化多端的手法,我邻居豹子的变化仅在它的身上,我的变化则在思维里,行动中。你们的剧中人基尔,它是贝尔特朗的侄子和女婿,当主教大人在世时,它也曾是主教的猴子。现在它们一行人马,足足装了三艘大船,新近刚到这座城市,特意来进行交流。你们将看到猴子跳舞,打旋,钻圈,耍各式各样的把戏,所有这一切只需付六个白郎,哦,不要这么多,只要一个苏。要是你们不满意的话,我们会到各位面前把钱还给您。”

猴子说得很在理,我们喜欢的不单是外衣的各种款式,更是思想的丰富多采。思想的丰富让人情趣盎然,而前者却使人过了一会儿就兴味索然。啊!那些达官显贵和这只豹子没什么两样,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仅有其华丽的服饰而思想空空罢了!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3】

鸡毛鸭

一只生来没毛的小赤膊鸭,把鸡毛掸上的鸡毛粘插到身上,从此成了鸡毛鸭。

鸡毛鸭逛大街,走得热了,买一根棒冰。撕下棒冰纸,刚要找个废物箱丢进去,忽然刮来一阵风,棒冰纸被吹跑了。

鸡毛鸭跟着棒冰纸跑过三条马路。好不容易,棒冰纸落到了地上,鸡毛鸭弯腰正要去捡,只见棒冰纸被一只大脚踩住了。

“乱扔废纸是要罚钱的!”那人说。鸡毛鸭急了:“我没乱扔,是风吹的。”“谁能证明?”真倒霉,没人证明,只好认罚。鸡毛鸭说:“我的钱买棒冰了,我就把棒冰给你吧。”

可是大脚不要棒冰:“没钱,就罚鸡毛吧!”他从鸡毛身上拔下三根毛,走了。很想知道他把鸡毛拿去做什么用,鸡毛鸭就悄悄地跟在那个大脚后面。

才走了十几步,只听大脚咳嗽一声,射出一口痰,他立刻被一个脑袋挺大的瞅着:“好,我总算等到一个随地吐痰的啦!罚钱吧!”

大脚也那不出钱来,对大头说:“我只有准备给儿子做飞镖的三根鸡毛,你拿去吧!”三根鸡毛被大头插在帽子上。

大头走了,大脚悄悄地跟大头后面,就像鸡毛鸭悄悄跟在大脚后面一样。

又走了十几步,大头把手伸进口袋掏东西,他掏出一个打火机和一支香烟。

大头刚把香烟点着,吸了一口,大脚飞快地赶上去:“哈,这回你可被我抓到啦!吸烟会污染空气,也是要受罚的。”说着,大脚把大头帽子上的三根毛摘了下来。

这时,鸡毛鸭赶到了把从大脚手上夺回鸡毛说:“自己干脏事,怎么还好罚别人?”

大脚和大头目瞪口呆地看着鸡毛鸭把这三根毛插回屁股上,摇摇摆摆地走了。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4】

水滴和太阳

雨过天晴,天地洗净,天光云影,小溪里、水洼里,到处映射着光的色彩;天空里显出一弯彩虹,红、橙、黄、绿、蓝、紫,就像音乐的音阶,和谐的色彩序列反映着宇宙的和谐秩序;奇妙的色彩映射着宇宙的光辉。

溪水里的水滴望着彩虹,被这宇宙的光辉感染了,心中赞叹:“太阳真是伟大,他使彩虹里的水滴折射出这样美丽的光彩!”溪水里的水滴目光闪烁,为伟大的宇宙的造化而喜悦,为能目睹太阳的光辉而幸福,也为彩虹里的水滴——自己的兄弟姐妹能够被允许折射一丝太阳的光芒而高兴。

彩虹里的水滴高高在上,看见了溪水里的水滴的仰望目光,心想:“溪水里的水滴这样欣赏我,仰慕我,崇拜我,我的色彩多麽灿烂,天地因为我才有了光彩。”浮在彩虹上面的水滴飘飘欲飞,风一动,就被吹走了,轻飘飘的水滴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化成了气体,再也没有机会折射太阳的光彩。没有飘走的彩虹里的水滴又看见了:“原来彩虹的色彩是这样虚幻,只有太阳的光芒是真实的。”

太阳出来了,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地,溪水里的水映着金光,彩虹掩映在金色的阳光里,小草、大树披上了金色,万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溪水里的水滴润入大地滋润田野,彩虹里的水滴漫过天空湿润着空气。他们汇成巨流,禀行太阳的意志把清新和生的希望带给万物;他们蒸腾着,将小小的自己溶在金色的阳光里,向着太阳的怀抱飞去。

寓意:一个人被别人尊敬时,别人仰慕的大多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贵的品德(向往美好、高尚是人的本性),而不是这个人本身,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觉——以为别人欣赏的是自己。相反,一个人被错觉陶醉,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别人即使有良好的教养而对他礼敬有加,内心却很难升起对他的敬重和佩服,因为一个不懂得尊敬他人的人是不会被他人真正尊敬的。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5】

蝉与麻雀

你,知足吗?

一只麻雀飞到树枝上,落在一只蝉的背後,伸长了脖子,正当啄食之际,听着蝉鸣依旧清脆,忍不住缩回了喙子,唤着那只蝉,转过身来,那蝉儿竟然不识天敌,天真地问着麻雀啥事。

麻雀吃过的虫类无数,还没见过如此胆大的。

“喂!我要吃你,你不怕吗?”

“要吃我”,蝉儿嚅嚅地问,“为什麽要吃我,我做错了什麽吗?”

“不是你做错事”,麻雀按耐着性子解释道,“是因为天生的,我就要吃你。”

“天生的?”蝉儿还是一团疑惑。

“好啦,不说吃的事”,麻雀好奇的问,“你怎麽整天不停地鸣叫,不会累吗?”

“不会呀!还很高兴呢”,蝉儿有点欢喜地说:“我们在黑暗的土地里,藏了数年光阴,好不容易蝉蜕,可以在树枝上鸣叫,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

“光叫,不吃东西吗?”麻雀怀疑着。

“为什麽要吃东西,我们又不饿,渴了就饮点露水。”蝉儿说得欣喜了,“你不会觉得这翠绿的大地,温和的阳光,柔和的微风,非常美丽吗?所以我们要用尽一生去歌颂它,怎麽还会觉得饿呢?还会觉得累呢?”

“那你们不用抚育後代吗?”麻雀问着。

“喔!我们的後代在土中,大地会抚育牠们。”

“那你们不用准备食物过冬吗?”麻雀又问着。

“过什麽冬呀?”蝉儿双眼圆圆地。

“就是天气很冷,有时还会结冰”,麻雀忍不住摇着翅膀解释道,“要缩在自己的巢穴,无法外出觅食,所以要准备食物过冬呀!”

“结冰!”蝉儿非常讶异,“我们大都在夏天蝉蜕,一只蝉的生命也不超过10天,我们所看到的世间,是这等温暖美好,怎麽会有结冰这景象呢?”

麻雀听着蝉儿如此说着,仅有几天生命,又听过了牠那赞颂天地的悦鸣,便不打算吃牠,拍了拍翅膀,飞往别处觅食去了。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6】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之后,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先,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但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中国寓言故事短篇【7】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状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样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此刻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那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能够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就应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精选图文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