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之蹴鞠的来源

发布时间:

  你知道的清明习俗有哪些?清明习俗之一的蹴鞠你是否了解呢?别急!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习俗之蹴鞠的来源。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唐·王建有一首《宫词》,描写在寒食清明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蹴球为乐。每年的寒食节,从民间到皇宫都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都要郊游或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以消除寒食吃冷食的积滞。

  唐·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诗就描绘了寒食节蹴鞠的习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中写高超的蹴踘技巧,可以玩出各种花样,男儿们此时不免要炫耀其身手:“蹴踘屡过飞鸟上”,可见踢球之高;而女孩们则穿着打扮入时,于垂杨中荡起秋千,“秋千竞出垂杨里”,有如飞仙一般,吸引了众多少年的目光。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了我国各地都有蹴鞠活动的习俗。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种叫蹴鞠的体育游戏,有好事者称此艺乃现代足球的鼻祖。其实,只能说蹴鞠与足球很相似,从球本身的构成及运动游戏规则来看,二者并非一回事。晋人郭璞在《三苍解诂》中称,蹴鞠是一种毛丸,可蹋戏。汉朝刘向认为,蹴鞠为黄帝所创,是当时的一种军中游戏。刘向的话当然是信不得的,蹴鞠大概起源于战国时代,《史记》曾记载战国时山东临淄一带就流行蹴鞠。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