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一粒棉花糖

发布时间:

  编者按:《棉花糖实验》通过持续50年的跟踪,愿意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在未来的发展更好,而且幸福感更高。

  在棉花糖实验持续50年的跟踪结果中显示,那些在4-5岁愿意等待时间更长的孩子,在SAT考试中成绩越高,在27-32岁阶段更能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应对沮丧与压力;在中年的时候,有肥胖与成瘾等陋习方面,相对于不能等待的人脑部扫描的结果也明显不同。

  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不断揭示性格与幸福人生之间的联系,不断挑战先天基因与后天努力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后天的持续训练改变性格与习惯,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优质与丰富。

  与前期公号分享过的《自控力》这本书相比,《棉花糖实验》更加追根溯源,从孩童时期的性格与习惯开始,通过50年窗口期将孩子们的人生一步步展开,看到性格与习惯对后天人生的影响;相比之下,《自控力》更加注重成年以后自控力的培养,自律行为对减肥、改变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无论怎么,两本书都无一例外地指出,自控力是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而改变,通过改变性格与环境的影响,进而改变人生。

  BBC那部很有名的纪录片《56UP》更是真实到残酷,来自14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们,从7岁开始,每隔7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看着他们天真幼小,看着他们青春年少,,看着他们努力奋斗,也看着他们徒劳挣扎。看着他们,仿佛也看到我们自己,看到因为性格与习惯在人生岔路做出的一次次选择。

  在《棉花糖实验》这本书中,作者明确了“让自己看到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之间有更多的连续性,你就有可能为了未来的自己而牺牲更多现在的快乐,从而实现自控,比如为了更幸福的老年生活而储蓄”,这和在56UP中精英阶层的孩子在7岁时就明白自己未来要做律师,要在剑桥三一学院读书,相比之下,平民的孩子对未来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也许只是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

  运用延迟满足能力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改正性格中不好的一面,比如:贪吃、懒惰、易怒与过于敏感,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抵抗人际关系中遭受排挤、污蔑等负面信息带来的长期焦虑与自我怀疑,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消极的看法。同时,也可以乐观地面对失败,及时调整方式方法,相信通过不断地修正可以成功,而并非自己不成而放弃。

  全书对自控力的养成与有效性均有具体的分析与描述,特别是针对儿童时期自控力的培养与详细的论述,帮助孩子不要把“天赋”、“能力”看作是固定、不可改变的因素,要鼓励孩子这是通过自己努力就可以提高与培养的技巧和能力,并坦然接受与面对失败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鼓励他们去寻找应对这类问题的建设性方法,而不是放弃尝试,变得焦虑、沮丧和逃避。

  当然,对于家长来说,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帮助孩子?

  答案莫过于:你希望他们什么样子,你就以身作则做到什么样。

  作者:Emily

  公众号:Emily的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