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乐观是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

  编者按:身处逆境也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心生悲观的情绪,如果是自己确实存在的问题,需要努力改进。

  以前觉得人生是一条向上的直线,有人平缓、有人陡峭,最近几年觉得人生其实是一条波浪的曲线,有点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样子。这两年顺利点,那两年又坎坷些,而乐观的心态则是帮助我们在低谷的时候韬光养晦,不放弃、不绝望。

  很多人认为乐观是天生的,要不怎么会有“乐天派”这个说法,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指出,乐观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练习来培养。

  塞利格曼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习得性无助”领域,讲的是人在不进行尝试的情况下,就轻言放弃。而家长,往往在无意识中向孩子们传达了悲观的信息。书中的例子远不及我们身边的例子更加形象,比如“别人家的孩子”、“你不是学数学的料”、“你总是马虎”等等,都是在向孩子传达一个“永远”的概念,而不是暂时的情况。

  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在某一方面暂时不如其他的小朋友,但是,如果我们尽量练习,那么大部分情况都在持续努力以后变得比较好”。也就是说,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作者称之为每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这种风格从孩提时代开始,如果未经干涉,就会保持一辈子。当孩子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主要从三个维度考虑: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

  永久性vs.暂时性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不是学数学的料”、“总是马虎”都在强调造成现在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永久性的,悲观的孩子会认为坏事是来自自身个性上的缺点,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坏事是心情或其他短暂可以改变的状态。乐观的孩子会将好的事情归因于永久性的原因,而悲观的孩子则恰恰相反。

  普遍性vs. 特殊性

  有些人或者儿童可以隔离困难,即使生活中某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故,他们也仍然可以继续自己的生活。比如典型的情况就是失恋。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工作生活被拖得一沓糊涂,而有些则可以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再比如,创业失败、亲人离开、工作失误等等。当然,这也是职场上经常提到的要生活工作平衡,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多培养自己的爱好和不同圈子的朋友们,一旦一方有了变化,自己也还可以锁定风险,继续前行。

  个人原因vs.外部原因

  特别是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来看,如果事情进展并不顺利,或者和他人有了冲突,都是要求先查找自身的原因,并为失误承担责任。但是,当问题与自己无关时,是否还需要反复纠结,认为造成这个结果应由自己承担。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工作中没有升职,对于自己确实存在的问题,需要努力改进,而因为其他非可控因素,则不应该过分自责,认为升职未果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或者从此放弃努力,正中那些不希望你努力的人下怀。

  书中除了有对悲观与乐观风格的评估问题,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与引导。其实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如果事实允许,都应该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而非谴责个性或能力。

  作者:Emily

  公众号:Emily的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